2020年1月13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上海高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19年上海法院执行工作情况,发布上海法院2019年度破解“执行难”十大典型案例及五起执行失信联合惩戒案例、五起“执行不能”典型案例。上海高院执行局局长鲍慧民、执行局副局长蒋宏对相关情况作通报并回答记者提问。

新闻发布会通报,2016年以来,全国法院全力攻坚“执行难”,2019年3月,“基本解决执行难”阶段性目标如期实现。三年间,上海法院在各方的指导支持下,真抓实干,解决“执行难”取得明显成效,2018年上海高院被最高人民法院确定为全国“解决执行难样板法院”,2019年上海法院又被确定为全国“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仅有的5个无需整改的地区之一。“基本解决执行难”阶段性目标实现后,上海法院不松懈、不懈怠,持续保持执行工作高水平运行。据统计,2019年,上海法院共执结案件15.1万件,执行到位金额261.4亿元,同比分别上升19.4%和11.7%;共打击拒执犯罪39例,司法拘留1094人,发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9.5万条,限制出境2066人次。值得一提的是,在最高人民法院执行质效分析系统中,上海的法定期限内结案率、结案平均用时等指标居全国法院第一。

2019年,上海法院源头综合治理“执行难”大格局不断完善,失信联合惩戒机制进一步落地实施。如与上海市交通委限制失信被执行人购买个人客车额度,与空军招飞局南京选拔中心开展军队招收飞行学员的失信核查等。相关机制落地以来,仅2019年,上海市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局限制失信被执行人购买不动产639人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7960人次担任公司高管等申请作了拦截;市住建委对64人次投标企业申请、施工企业资质审核等作了限制;市经信委对3173人次购买新能源汽车作了限制。此外,执行联动、执行协作方面也取得新进展。2019年,上海高院与上海市银保监局、市银行同业公会等单位推进9家商业银行线下定点集中办理冻扣业务工作;与市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局推进网上首次查封、续封和解封不动产;与市公安局进一步协调规范了上海车辆管理所各分所对车辆查封、解封和过户业务的办理。

与此同时,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执行工作模式进一步形成。如上海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开发上线的规范透明执行办案软件,为执行法官和当事人搭建了一个良性沟通、有效互动、自我规范、监督管理的平台,执行案件当事人可通过上海一中院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立案大厅公告扫码等渠道,登陆该软件查询执行信息、了解执行进展、实现与执行法官有效沟通。

新闻发布会上,上海高院发布了上海法院2019年度破解“执行难”十大典型案例、“执行不能”五个典型案例以及执行失信联合惩戒五个典型案例。在破解“执行难”十大典型案例中,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法院受理的宝山区罗泾镇某村委会申请执行上海某园林公司等土地租赁合同纠纷一案,近日被最高人民法院确定为善意文明执行典型案例向社会公布。据介绍,该案的执行过程中,执行法院一方面通过采取限制高消费、纳入失信名单等执行措施,以强大的执行威慑力为后盾督促被执行人配合腾退工作;另一方面,树立善意执行理念,通过执行联动机制消除矛盾关键点,妥善化解被执行人利用驾校中万余名教练与学员的安置问题所引发的潜在社会矛盾。该案的顺利执结体现了多措并举的强有力执行手段与善意执行理念的结合。

新闻发布会通报,2020年1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出台了《关于在执行工作中进一步强化善意文明执行理念的意见》,对查封、变价、发还、间接执行措施等多个执行环节如何贯彻善意执行精神进行了细化和强调。

鲍慧民介绍,所谓善意执行,即依法保障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对被执行人权益影响。善意执行和依法执行的关系非常密切,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最终都是为了规范执行行为,合理保护各方当事人的权益,善意执行并不意味着强制执行的弱化。

新闻发布会通报,下一步,上海法院将继续依法规范执行,加大执行力度,并贯彻善意文明执行的理念,维护执行权威和司法公信力,进一步完善综合治理“执行难”工作大格局,提升现代科技的深度应用,向着切实解决“执行难”目标迈进。

上海高院通报2019年度执行工作情况 发布典型案例-上海法拍房、上海拍卖房、法拍网一家专做法拍房的网站

上海法院2019年度破解“执行难”十大典型案例.docx

上海高院通报2019年度执行工作情况 发布典型案例-上海法拍房、上海拍卖房、法拍网一家专做法拍房的网站

上海法院2019年度“执行不能”典型案例.docx

上海高院通报2019年度执行工作情况 发布典型案例-上海法拍房、上海拍卖房、法拍网一家专做法拍房的网站

上海法院2019年度执行失信联合惩戒典型案例.docx